今日天气预报:
数字园区开工建设,“企业上云”蹄疾步稳,“数字人才”纷至沓来……今年以来,濂溪区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坚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点燃数字经济新引擎,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抢占“数字高地” 推动数字产业化
7月22日,投资3亿元的优客工场·濂溪数字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中软国际、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小觅智能、大脑智库、创业总部、58集团、阿里云等数字经济企业将集聚于此,加速该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壮大。
濂溪区牢固树立“区城一体、城区一家”理念,重点搭建“1+4”平台:“1”就是以鄱阳湖生态科技城为主平台,重点承载数字经济项目;“4”即围绕城区搭建标准厂房类平台、城市综合体类平台、高校合作类平台、闲置国有资产类平台等4类区域数字中心平台。该区重点聚焦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数字文创、虚拟现实等主赛道,采取组团招商、资本招商等模式,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先后引进中国电信中部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中移在线中部云服务基地等60多个数字产业或关联项目,全面打响“数字科技城”特色品牌,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该区以中国电信中部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为抓手,建设包括1个云计算大数据中心、1个可视化智慧应用示范平台和若干个物联网产业关联项目在内的支撑智慧城市的“政务云”、支撑行业和企业上云的“公有云”,在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为全市各行各业“注智赋能”,着力引育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培育壮大数字经济产业链,努力形成“龙头企业引领、配套企业进驻、生态伙伴跟进”的良好格局。
布局“数字赛道” 推动产业数字化
“机器自动化装配既能提高生产效率,还可实现连续运行,能大幅降低制造成本。”九江中科鑫星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肖雪利介绍,公司新引进的全自动码垛系统保证了产品装配生产的高精度,极大地保障了产品质量,也避免了包装环节的浪费。
在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濂溪区全力做好“赋智”“上线”“应用”文章,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深入实施“上云用数赋智工程”,利用5G、云计算等新技术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破解企业“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困境,抢进“智联、智造、智能”三大赛道。目前,全区共有75家“企业上云”企业,实现规上企业上云全覆盖;33家(次)企业获市级以上“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称号,其中山水光电于2021年底获评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2A级企业,中科鑫星、山水光电、精达检测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该区充分发挥中国(九江)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优势,着力做好“上线”文章,坚持线上线下相融合,积极发展跨境电商、新零售、直播电商等消费新模式,促进传统销售和服务上线升级,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构建多元化采购和销售渠道,推进跨境电子商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三流合一”。全面拓展数字应用广度和深度,抢抓国家新基建政策机遇,加强与“三大运营商”和华为等知名数字企业合作,以实施智慧九江、智慧科技城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传统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截至目前,该区累计投入26.43亿元,开放28个数字化应用场景,建成开通789个5G基站,建设 490个NB-IOT基站,实现城区中心5G室外全覆盖、乡镇NB-IOT网络全覆盖。
夯实“数字基石” 推动队伍专业化
“参加订单式就业培训后,找工作非常顺利,我在招聘网站投放了个人简历,很快就收到了几家企业的面试邀请。”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毕业生余明康顺利入职某数字技术企业,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校实习期间,余明康曾参加了鲲鹏产业学院开展的订单式就业培训,拿到了华为认证的工程师证书,刚走出校门的他便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
数字人才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石。濂溪区牢牢把握人才这一关键,依托落户企业优势,通过“政府+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驻濂高校+企业”四方共建方式,深入实施“蓝湾英才”工程,高起点规划实施人才资源产业园,加快推进鲲鹏产业培训学院、江西省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目前,该区已有27家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已建立6家院士工作站、1家博士工作站,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9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其中2家入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培育库。该区还出台了76条高端数字人才专项优惠政策,建成1169套可供5000人居住的人才公寓,成功引进224名数字产业科技人才,其中院士6人、博士39人。
与此同时,该区着力助企纾困解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对已经落户的数字经济项目综合采取财政奖补、基金引导、股权投资等方式进行培育,通过搭建九江鄱阳湖新动能产业基金和供应链金融平台,积极与36氪、梅花创投等国内知名投资机构洽谈创投产业基金,以流贷、项目贷等方式累计筹集资金117亿元,有效缓解园区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资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