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组工信息第2期
发布时间 :2013-11-25
文章来源 :江西省九江市人民政府驻深圳(广东)办事处
九江组工信息
第2期
(总562期)
中共九江市委组织部调研科 2013年1月12日
星子县实施“招才引智”工程
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星子县实施“招才引智”工程,通过建立联系点、完善信息库和分类培训等方式,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是以点带面,招才引“智”。在船舶制造、运动器材、汽车配件等重点企业建立48个人才工作联系点,为其提供各项人才政策支持和服务。通过选派联络员驻点指导、开展定期交流评比活动等措施,为企业人才交流、培养使用提供服务平台。同时,积极推进联系点企业与南昌、广东等地高职院校及人才市场合作,建立技能人才基地。近年来,共引专业技术人才635名,培养高层次人才1680余名。
二是整合资源,建库储“智”。县委组织部联合县驻外办事处、人才交流中心、各大企业等组织,编制全县企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建立“星子县企业人才信息库”,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能人才等信息资料。信息库每年更新一次,随时采集随时更新。对“入库”的高层次人才,由企业所在地党组织安排专门人员进行重点结对联系,对所承担的科研项目、研究课题等实行管理和跟踪服务。目前,已有1260名科研、管理、制造等专业技术人才纳入信息库管理。
三是因材施教,以训提“智”。协助企业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分类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建立“自主选学”制度,让企业人才自主选择培训内容、自主选择培训时间,打造工学结合、形式多元、全面覆盖的技能培训网络。建立“技能人才孵化基地、实践基地、示范基地”,县财政每年给予50万元培训经费。利用本地企业优势,与工业园区79家企业签订培训协议,共同培养产业一线职工1.2万人。积极促进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帮助培训各类人才2380名。
九江县“三联三同”打造非公有制企业
党建联动平台
九江县针对部分非公有制企业规模较小、党员较少和党建资源较匮乏的情况,创新举措,积极打造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联动平台,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水平。组织联建,搭载党建共管平台。除在非公有制企业单独设置党组织之外,每个乡镇专门成立一个非公有制企业联合党支部,实行“大党委制”,对辖下党员不足5人的非公有制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变党建“空白点”为创新点,确保党旗在企业一线飘扬。队伍联抓,搭载党员同带平台。分别从县直单位和辖区乡镇各抽调一名党建联络员,定期定向对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指导和党员管理工作。在乡镇成立党员服务中心,通过和非公有制企业对接发展党员、接受流入党员等措施,壮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力量,目前,全县11个党员服务中心共接受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入党申请书460余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20余人,发展党员67名。阵地联用,搭载资源同享平台。每个乡镇通过企业“AA制”出资,按照就近原则,选择一个党建基础比较扎实、区位比较便利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一个标准化党员活动中心,实现“场地共用、活动共办、文化共育”。每个活动中心均配备了教学、组织活动一体化设施,定期对企业党员和职工开放,满足不同类型党员的个性化需求。
湖口县“四措并举”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湖口县立足服务“三农”,创新工作机制,破解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总量不足、带富能力不强等问题。一是完善选拔机制,扩充人才总量。采取个人申报、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等办法,把懂管理、会经营、有一技之长的“田秀才”、“能工巧匠”、种植养殖大户等选拔进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做到“一镇一库,一村一册,一人一档”。目前入库人才已达到2782人。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带富能力。坚持重能力、重效益、重贡献等原则,从政策上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保障。安排1107名乡、村干部与农村实用人才结成帮促指导对子,在税费缴纳、技术培训、信息服务、项目申报和信贷支持等方面提供帮扶支持。同时,县委每年开展一次农村实用人才贡献奖表彰活动。三是创新培训机制,提升文化素质。整合全县教育培训资源,围绕乡村经济发展主题,累计举办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150余期,培训实用人才7000余人次,组织外出考察78批1720人次,先后有75人取得了初级以上的技术职称。四是改革组织设置,均匀分布人才。采取村级党组织领办、乡镇党委引领、党员“能人”牵头和依托产业链组建等形式,分类组建种植、养殖、加工等产业合作社党组织。目前,全县已建立产业合作社党支部15个,有289名党员实用人才编入合作社党组织,带动了全县120多个村发展特色产业。
关联导读:
附件: